• 加载中...
  • 加入收藏
手机版 扫一扫
湖北高校

思政课改革“慕课”达人陈训威

时间:2017年12月18日 信息来源:武汉大学 点击: 加入收藏 】【 字体:
【思政课改革】“慕课”达人陈训威 发布时间:2017-12-14 16:26  作者:  来源:马克思主义学院  访问次数:

通信员:胡秋月

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,在国家级慕课平台“爱课程”网正式推出后,在全国引起轰动效应,名师领衔的线上课程取得优秀反响。

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政课改革幕后,有一位默默无闻的推动者——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间主任、“武大版”思政慕课建设项目总和谐人陈训威,他的梦想是将混合式教学的火种撒播到每位先生心中。


用技术服务内容

一提起“慕课”这个话题,陈训威就像打了鸡血一样,与记者很投入很专注地讲述慕课的发显现状、评论辩论慕课的建设思路和将来愿景。

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了伟大挑衅,以教师为中间的“满堂灌”的教学模式能不能适应门生的学习体例?能不能知足门生的学习需求?答案是否定的——必要改变,必须改变。

陈训威对传统教学体例怀有担心,对互联网连接技术怀有信念,他认为,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背景下,门生的视野分外广阔、思维分外活跃,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教师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体例构建平等交流的场景,是开展统统教学运动的基础。“我们必须要用技术来连接并了解门生,将以往‘以教师为中间’的教学理念变成‘以门生为中间’,构建一个‘透明’的线上教学环境,把思想政治类的课程做得更生动更风趣,被更多门生接受。”

为了有用推动慕课课程建设,保证混合式教学顺利实施,陈训威一方面以小我工作坊的情势跟更多先生沟通交流,说服他们变化思想观念;一方面帮忙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间,为青年教师提供混合式教学方法训练,支撑先生开设慕课。

在武大思政课慕课课程正式上线之前,陈训威开通了名为“WHUMOOC”的微信公众账号,向近6000位粉丝受众介绍慕课的思想理念。随着武大慕课工作赓续推进,陈训威一偶然间,就会把总结性的文章码出来,也会分享视频录制中的趣闻、花絮。

同时,他将慕课上线过程中生成的许多质量管控文档都记录在云笔记中,随时修改和分享。

在日常工作中,陈训威要是看到一位先生讲课内容好、表达技巧也好,会立刻思考两个题目:用什么方法说服他开设慕课,要用什么技术让他的课更出彩。“我特别很是享受在知识传播中所能贡献的一点点价值,每当看到受众学习我参与制作的课程,就觉得什么费力都是值得的。”

谈到课程改革的将来,陈训威满怀信念,“将来课堂的情势是多种多样的,慕课平台上所积累的数据为精准教学和自适应学习奠定了基础。教育工作者长期寻求的‘有教无类、因材施教’的巨大目标,在技术的支撑下是有可能实现的。”


好人缘好心态

“武大版”思政慕课建设项目,凝聚着陈训威对“慕课”的热爱、对教学改革的热血。

项目的整个过程,陈训威负责和谐校内校外的团队。其中,校内三个团队,包括43位先生组成的主讲团队、27位先生组成的资源建设团队、35位先生组成的运维团队;校外25小我的制作团队、课程建设合作方高教社8小我的内容把关团队。虽然课程上线的压力与课程运行的压力始终存在,但每小我的埋头配合,让陈训威觉得成就满满,虽累也值得。

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导委员会委员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研中间主任孙来斌教授说:“陈先生人缘特别很是好,善于沟通。许多先生一开始并不看好慕课,他就跟他们耐心过细地交流,消弭大喊其难的先生的疑虑。每个先生试拍他都在场,碰到题目第临时间出面和谐解决。”

采访过程中,陈训威更乐意向记者讲述其他先生对“慕课”的贡献,而谈到他本身时,却特别很是谦虚地说:“内容为王,技术与内容的关系不能倒置,技术是为先生们的教学内容服务的。”

工作义务重、压力大,难免会积累负面情绪,陈训威自有他的减压良方。他是体育兴趣者,曾拿过武汉大学教工活动会60米短跑中年组第9名、青年组100米短跑第11名,也是武汉大学业余乒乓球界排名前5的高手。激烈活动是他保持优秀心态的最佳渠道,陈训威说:“经过一场酣畅淋漓的乒乓球比赛后,你会忘掉统统。”

除了慕课相干工作外,陈训威日常在人文社科实验中间工作,为门生开设实验课程,为先生提供IT服务。陈训威认为,文科实验室如今还不是直接生产力,必须在公益性的技术服务中探求价值。对先生们来说,实验中间提供的IT服务无所不包,家用电脑维修、PPT美化、课题技术支持……只要找陈训威,定能获得完善解决方案。

“这么多年,陈训威做到了‘随叫随到、谁叫都到’,这是很不容易的。也正是由于他富激情、有技术、懂思政、善沟通,先生们乐意被他说服,乐于和他合作,我们的思政课慕课建设才能推行得这么顺利这么成功。”孙来斌说。

(编辑:肖珊)



上一篇:李克强总理一定我校大数据成果
下一篇:“双一流”笔谈龚健雅新时代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站位与战略布局
(作者:佚名 编辑:武汉大学)

我有话说

新文章

荐文章

门文章